A“老师,我怎么越来越多愁善感,动不动就哭呢?”
B“老师,我怎么做了几次咨询有了好转迹象,后面又开始不好?”
C“老师,我对情绪越来越敏感了,怎么回事?我们的咨询有问题吗?”
D“老师,原先大家都说我脾气好,处处让人,做了咨询后,我为什么变得喜欢跟人争辩?”
E“老师,我的孩子怎么来做咨询后越来越不乖了?”
……
十年的临床心理咨询工作中,常常碰到来访者或家属发出这样的疑问。他们所说的这些,都是咨询过程中的调整反应,是咨询中正常的现象,也是咨询产生效果的表现之一。
从心理发展规律看,心理问题的形成都与压抑有关。人出生时是一个独特而充满潜能的健康人,为了生存,开始适应周围环境,隐藏自己真实的需要、压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。在社会化的过程中,受社会因素的制约,更不断地规范自己,发展出控制自我的手段和能力。那些被压抑的需求和情绪伴随着巨大的能量,它们储存在人体里,不断累积,当达到一定的饱和度或者有适合的时机就爆发出来,出现心理问题。一如火山爆发或大水决堤。
这时,很多人习惯性用堵的方法。堵,依然是压抑,是继续累积问题。试想,火山爆发是堵可以解决的吗?大水决堤是筑高堤坝就能平息的吗?答案显然是NO!其实,大禹治水早已给了我们直接的经验——只有疏,才能治本。
因此,对心理问题的处理,专业心理咨询师一般是陪伴来访者去了解自己,同时进行情绪疏导。在咨询中,累积多年的情绪能量通道一点点得到疏通,情绪开始宣泄。这种情绪释放带来了一定的舒适感,同时,大量累积的情绪不断涌现,又带来新的压力,形成不适感,于是出现了调整反应。
这时,如果不明白缘由,就会担忧、害怕,产生阻抗,出现迟到、频繁改变预约时间、中断咨询等现象;有人甚至不跟咨询师沟通就突然消失,脱落了。
其实,这是旧的病态体系被打破,新的健康体系还没有建立的一个过度阶段,这个阶段的长短因人而异,需要家属理解,发现情况主动预约时间与咨询师进行沟通;来访者呢,要继续咨询,在咨询过程及时向咨询师反馈自身各方面的变化情况。
“调整反应”在中医里也是常见的。
古代中医文献中称之为“瞑眩反应”。是指身体经过治疗调理,大部分人都会出现的一种身体不适症状或发病状态。少则一两天,多则几个星期甚至数月,每个人出现的轻重程度也不相同。《书经》称“药不瞑眩,厥疾勿廖”,其意为服药后若人体没有明显的反应,疾病难以被治愈。中医认为,服用药物后如果有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反应时,就是药方对路了,药理作用产生了,并就会逐渐的调整好了,如果没有任何的反应,就说明它没有触及到你的疾病的根本,没有解决根本,只能说明三个问题:1、药方不对。2、药量不对。3、没有对症。[1]
调整反应,是所有的治本处理或整体调理医学的共通现象。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、研究、理解的领域。
附带谈谈文章开头ABCDE的情况:
A: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,“男儿有泪不轻弹”,爱哭的女性也招人嫌。很多人从小被教育得不敢哭、不会哭。殊不知,哭,是人类表达情感、自我疗愈的一种方式。经过咨询,压抑有所减弱,身体敢于表达那些引起“哭”的情绪了,但思维仍停留在旧的观念里,不懂得这是好转的反应。此时要转变观念,正视哭的功效,安排合适时间宣泄。
B:原本强压着情绪,在心理饱和度很高的情况下爆发心理问题,咨询中,部分情绪得到宣泄,强压的力度变弱,情绪通道逐渐疏通,长期累积的情绪前赴后继地往外释放,形成一个阶段的“变坏”,或者出现时好时坏的反复现象。此时要继续咨询,当心理饱和度减低到一定程度,好转感觉就比较明显和持久。
C:每个人出生时都有正常的情绪感受系统,随着成长历程中对环境的适应,很多人的情绪感受逐渐变得迟钝、扭曲、麻木,有的几近沉睡。当进行心理咨询时,情绪感受慢慢被唤醒,出现不适应、恐慌害怕是正常的。此时,要及时与咨询师沟通,反馈自己的身心变化。
D:这是典型的“老好人”问题,从小处处忍让、取悦周围人、害怕冲突,由此饱受折磨,爆发心理问题,在咨询中知道是长期的自我压抑造成的问题,随着咨询的推进,心理能量逐渐增强,敢于不取悦人,敢于面对冲突,但还不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,于是进入喜欢争辩的阶段。此时,要与咨询师反馈,做进一步咨询。
E:这是典型的“乖孩子”问题,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为了得到养育和认同,拼命压抑自己顺从父母(或主要抚养者),当这些压抑到了一定的程度,爆发了心理问题。在咨询中,随着问题的处理,自我压抑的机制减弱了,开始表现真实的自己,表达与父母(或主要抚养者)不同的观念和做法,是通俗的叛逆表现,也是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的过程。此时建议进行亲子咨询或家庭咨询。
(海豚湾许立群原创,转发请注明)
[1]本段为中医文献的引用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