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非说内在心态不重要,只是大海捞针,有时长久也找不到答案,其实现成的还有“外在关系”,只要看一个人如何与旁人相处,就可看到这人内心的感觉与观念。
因为,人的行为,大部分都是与四周环境息息相关的。
“现在”是过去与将来的桥梁
自四十年代开始,就有很多心理治疗大师,把本来纯内在心态的治疗,扩展到人际关系的范围。米兰学派对心理治疗所包容的时间,有很清楚的解释。他们认为:过去有多重要,全视乎对一个人现时的影响,将来有何机会,也全凭现时能够打开哪一度门。
因此,“现在”是过去与将来的桥梁。很多治疗学派都放弃只谈过去的心理分析,而加强“此时此地”的关系。
家庭关系是人际关系之首,家庭治疗也就是这样产生了。
其实,传统的心理分析,谈的也是家庭关系,不同的是,心理分析走的过去的路子,而家庭治疗,虽然也有探旧,但脱离不开现况。
问题是,从个人观念转为家庭观念或传统观念,对治疗者或者被治疗者,都是十分困难的事。
试想想,你怎样向一家人解释:你女儿患了厌食症,不单是为了减肥,而是与父母权力斗争的抗议?
又例如,你如何对一位丈夫说:你的儿子不是发神经,他只是知道你有婚外情,替无从发泄的母亲发泄愤恨?
把个人病症转化为家庭关系,不但家人怪你胡扯,有时连资历较深的治疗者自己都会半信半疑。现在欧美很多服务机构都提倡家庭的重要,很多医院收病人时也一定要与家人会面,但是真正作家庭治疗的仍然不多。很多专家虽然会见病人全家,但用的仍是个别治疗的技巧。
多话与少话都是炸弹
我最近在诊所看过一个家庭,一家4口,母亲与8岁及6岁的女儿打架,打得落花流水。严重的时候孩子鼻血染红一地,人人都说女儿有问题,结果女儿被送精神科医院。母亲一入座,就对我说:“我见了社工4年,精神科医生1年,他们都说,我有话不要放在心里,不然就会变成一个大炸弹……”
如果只从个人角度来看,有话直说,不无道理。只是这位女士在家人面前,只有她说话的份儿,旁人全不可插话。这仍是个炸弹��是个多话的炸弹。
消极的丈夫越来越低首无话,两个孩子挺身而出,母女3人于是纠缠不清。
最后,大女儿终于说:“爸爸在家时,妈妈终日与他打架,爸爸不在家时,妈妈就跟我和妹妹打架,我很怕回家……”恶女儿变成了弱小孩,夫妇更是惭愧不已。
这一对夫妻,都是爱孩子的父母,但是做丈夫的不愿面对妻子,结果还是女儿遭殃。要安定儿女,夫妇必得合作。
个人的故事,往往与家庭的剧本不符合。故事是平面的,只有一方之词,剧本却是立体的,充满无言的表达与行动。
家庭是一首无言之歌,我们在它的音符上舞蹈,虽然脚步不时会缠在一起,甚至摔倒。
但是,为我们敷伤的,亦是那一首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