汕头心理咨询“躯体化障碍”成功案例(咨询师:海豚湾许立群)
躲进小楼成一统?
来访者:小舟,女,26岁,中专,文员。
接到小舟的电话时,她细声慢语的说话语音语调给我留下特别的印象,感觉她是一个很单纯很可爱的人。
“我说了人家不相信,你可能也不相信,十年前,我那次很生气很气愤很气愤,然后用力一憋,想要通过,就感觉有外物强力在我身体的某处造成一个客观存在,很坚硬很坚硬……在身体某处,是的,某处,某处,在……胸部……因为它,十年来我什么事也做不成,整天在治病……那是一个客观存在,你相信吗?”小舟诉说着。
我问她上医院检查过吗,她说检查了,什么也没有,“可是是个客观存在!你不信吗?”“哦,是的,我知道,我明白,是一个客观存在,你感觉很难受很痛苦!”我马上使用共情。
我已经知道小舟的问题所在了,她有躯体化障碍。
临床上经常有这样一类患者:他们因为躯体不适而频繁就诊于综合性医院的各临床科室,但相应的躯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都无法解释他们的临床表现,医生的“无病”结论不能令其完全释然,他们常常辗转于就医的途中,疲惫不堪,其实这类患者所患的疾病属于精神科的疾病范畴,即躯体化障碍。
这是一类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,表现为各种躯体症状特殊形式的神经症。不少研究表现,这类患者多具有敏感多疑、固执、对健康过渡关心的神经质个性特征。他们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躯体不适及其相关事件上,认为自己患有某种尚未诊断出来的疾病。接着是焦虑的增加和频繁地看医生,这种增加的焦虑导致患者对躯体状况的感知选择性增强,导致感觉阈值降低,增加了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,易于产生各种躯体不适和疼痛。
当然,一通电话给了咨询师一些直观的感受和印象,但来访者真正的情况,还有待在会谈和测试中进行评估和诊断,咨询师不可能凭着一通电话就下断论,所以,咨询师与小舟约定了咨询时间与方式。
见面进行测试,测试结果确实躯体化非常显著,之后的会谈中,知道小舟为这个病烦恼了十年了,十年间,小舟看了很多医生,也做过一些心理治疗并服用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药物。现在,小舟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这次治疗上。
对她这样的病例,咨询师以前也接触过,这种状态有两极分化,有的及其容易,一个疗程就恢复正常,有的,好几个疗程还没有什么进展。这其中,咨访关系的建立和来访者本身的悟性起很大的作用。
对小舟的治疗,开始时虽然有点阻抗,但第一次还是进行得比较顺利,在潜意识中,我们见到了那个困扰她十年的“石头”,并与它做了互动,宣泄了一些情绪。在意象治疗中,这是立竿见影的,按照这样的状态发展,一个疗程应该可以了。但是,第二次治疗开始,问题变得复杂起来。
因为那些压抑多年的神经与感觉有点复苏了,而小舟已经习惯了全身的麻木状态。小舟从“我觉得我没有办法感觉到我,每天它太突出,其他一切我总是失去感觉”“那地方很硬很硬”,发展到“那地方不是固体的,有点流动”,“身体其他地方有感觉,但是很杂很不舒服”。她开始担忧这担忧那,感觉的改变使她诚惶诚恐。在会谈中,还发现她对疗愈的认知存在比较大的偏差,其中较严重的是必然的继发获益的失去。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,躯体症状是个体对自身内部或外部环境害怕的替代,是一种变相的情绪发泄。早在1951年,美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帕森斯(Parsons)提出过病人角色的概念,强调社会病人角色的特权、补偿等强化效应,就是病人通过患病,可回避自己不愿承担的责任并得到周围人的关心和照顾,这就是继发获益。
所以,继续治疗中,小舟转移话题、不用心感受身体其他部位和情绪的变化等阻抗的现象很多,情绪波动比较大。而且,她有穷思竭虑的思维定势。这种情形,只能结合其他的治疗方法,特别使用了性灵疗法中的一项特殊内容:诵读。
在接下来的治疗中,咨询师抓住关系互动的影响,多方位与她共情,不断地听她重复再重复地倾诉那个地方的感觉与恐惧,然后再引导她去查看、了解、体验,去宣泄那些恐惧与担忧。让小舟认识到每个人出现心理问题,是因为否定自己的情绪,自己的欲望,挫折和经历。当学会接受时,心理压抑就变少了。而每一种心理的痛苦都是有意义的。降低痛苦、逃避痛苦的方法有很多,但真正对问题解决起关键作用的方法是:直面痛苦,认识痛苦的意义,领悟到问题的来源,发现问题里的资源,接纳和使用资源,由此获得成长。
通过七个疗程多种咨询技术的兼用,期间结合一段时期的中药辅助治疗,小舟终于摆脱了十年压在胸口的大石,恢复了正常生活,也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汕头心理咨询 汕头心理医生 汕头焦虑症治疗 恐惧症治疗 抑郁症治疗 强迫症治疗 疑病症治疗 长期失眠治疗 自杀危机干预 学生问题咨询 汕头心理医院 海豚湾心理咨询中心--电话:0754-88305345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