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  页 我要咨询 在线论坛 案例选析 信息传递 本站信息 人生百味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23005323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06604372
 

“你不答应我的要求,我就去死!”——面对孩子的自杀威胁,父母该如何应对?

发布者: 发布时间:2024-07-23 阅读:35
对于父母来说,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多少都受到过孩子的威胁:
 
“你再说我,我就去死!”
 
“你生我干什么,还不如最开始就掐死我!”
 
“这个家我不呆了,大不了我离家出走!”…
 
这些话,犹如刀子一般,狠狠地扎在父母的心上。面对张牙舞爪扬言要自杀的孩子,很多父母都很茫然无措,不知道如何自处...
 
那么,遇到孩子以死相逼的情况,我们究竟该怎么做?
 
 
01
孩子是如何学会
用自杀威胁父母的?
 
在现实生活中,孩子冲动情况下自杀造成死亡的案例屡见不鲜,但很多孩子提及自杀,常常是“有所求”而非想结束生命,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杀姿态。
 
自杀行为包括自杀姿态、自杀企图与既成自杀。不可能实现的自杀计划和举动常被称作自杀姿态,它们主要是表示一下意愿而已。
 
根据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,62.5%的未成年人经常在网上玩游戏。其中,超过35%的父母在管教过程中,面临孩子以自杀、自伤或离家出走等方式相威胁。
 
也就是说,这种以死相威胁的沟通方式,已经成了孩子逼迫父母妥协的必杀技。
 
但显然,孩子不会是生来如此的,在学会“威胁”的技巧之前,一定是有一个长期的“调教”过程。
 
比如,孩子不小心跌倒,摔疼了开始痛哭流涕。这时他听不进去父母的安慰,而父母也没有太多的耐心,便拿出之前不让他玩的手机,哄道:“不要哭了,我们来玩手机吧。”后来孩子想玩手机,但父母认为看手机伤害眼睛,于是拒绝了。孩子因为愿望落空感到委屈,满地撒泼打滚,用头撞地,无奈之下,父母只好拿出手机。
 
慢慢的,孩子就会发现,只要能伤了自己,父母就会心疼,继而满足自己的愿望。
 
就好比巴普洛夫在狗每次吃东西前摇响铃铛,经过多次重复训练后,狗习得了“响铃——流口水”这一技能,这就是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。
 
推理到人身上也一样。提出愿望——拒绝——威胁(伤害自己)——同意。这个流程在生活中被一次次的重复、印证,直到最后形成了条件反射般的威胁沟通模式。
 
父母要特别关注孩子第一次出现“以死相逼”的行为,一般来说,这样的行为多出现在6-10岁之间,即孩子的第二反抗期。
 
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,他们通过对独立完成的事情来显示自己小小的权利欲望,想看看自己究竟能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多大的改变。
 
同时这个年龄对于“死”并没有很明晰的认识,有可能受到电视或网络中的一些类似桥段的影响,便把这种方式用作威胁父母或发泄不满。
 
他说自杀并不是真的想死,只是一种手段,他们想的是:“自杀比什么都能使父母悲伤。”所以以自杀威胁父母来达到自己的需求和目的。
 
 
02
“妥协”和“不以为意”
这两种态度都使不得
 
面对孩子以死相逼,大部分父母的态度可以分为两种:一种是变得异常紧张,立刻妥协;另一种是不以为然的态度,甚至言语刺激孩子“有本事你死给我看”。
 
 
1立刻妥协
 
这样的态度容易造成孩子不断以自杀姿态来要挟父母,以后任何事情,只要父母不遂孩子心意,孩子就会用自杀来威胁父母,操纵父母。
 
法国教育家卢梭说:“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,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?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。”
 
父母说“不”时,就意味着给孩子施加了命令,如果因为孩子的哭闹威胁就改变命令就此妥协,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所谓的“不可以”“不行”只是说说罢了,并没有实际的效应。
 
由于父母没有坚持原则,就会导致孩子越发蛮横。因为他们知道,自己一旦撒泼耍横,父母的原则就会轰然崩塌。没有底线的退让,只会让孩子得寸进尺,无视规则。
 
2不把孩子的威胁当回事
 
父母“摆出”一副不以为然的态度,甚至言语刺激孩子“有本事你死给我看”,这样的态度容易将孩子逼入进退两难的境地,造成孩子冲动性的自杀行为。
 
 
 
03
面对孩子的自杀威胁
父母应该如何做?
 
李玫瑾教授认为: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“不”的家庭,孩子从小就知道,他不是家中的特殊人物,他不可能对父母提什么特殊的要求,也不可能以什么极端的手段要挟父母。
 
那么,孩子以“自杀”威胁,父母该怎么办?
 
1确保孩子没有即刻自杀风险
 
如果孩子已经有明确的自杀风险,如有自杀工具,先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掉自杀工具,然后处理孩子激动的情绪。
 
语气平稳地告诉孩子,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适合做重要的决定,希望可以给予自己一些时间考虑清楚。
 
2看见孩子的真实需求
 
心理学家李子勋说,孩子的需求无非集中在三个方面:陪伴,探索,确定自己的重要性。
 
在确保孩子的自杀行为没有即刻风险的情况下,我们必须学会识别孩子自杀姿态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,并且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,尽量避免使用极端态度来面对孩子。
 
3换一种方式说“不”
 
简单粗暴地说“不”,往往会忽略孩子的感受,让他为了达到目的,变本加厉。
 
心理学家布鲁斯·格莱朗博士表示:“频繁对一个孩子说不,是最不恰当的拒绝方式,孩子仿佛被父母推到了门外,会委屈甚至愤怒。”
 
所以,“不”要说得迂回,说得巧妙。比如,孩子看电视不吃饭,你直接关掉电视,孩子可能就会哭闹。可是如果你跟孩子说:“你可以先吃饭,再来看会儿电视。”孩子就比较容易接受了。
 
4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
 
当孩子用死亡来威胁,父母应该认真对待,并及时给予生命教育,认真正式地和孩子谈谈生命责任的话题。
 
需要让孩子了解,生命是自己的,对于每一个人来说,生命都是一次性的不可逆转的东西,所以是绝对珍贵不可儿戏的,需要我们用尽一生来守护,让他们懂得珍惜生命,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挑战。
 
告诉孩子生命的意义和价值,帮助他们理解生活中的困扰与挫折只是暂时的。
 
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孩子对生命的重视,是解决孩子“轻生”问题的唯一解决方式,孩子珍惜自己的生命,尊重生命,自然就不会以死亡来威胁自己的父母。
 
5以身作则,不用言语威胁孩子
 
孩子出现自杀姿态时,常常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习到更好的应对问题的方式。如果家庭在出现争执的情况下,家庭成员总是用“要挟”的方式来让问题得以解决,慢慢地孩子会觉得“要挟”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。
 
因此,父母应该学会以身作则,遇到问题时用健康的表达方式让问题得以解决,给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不同选择。
 
失望是孩子人生历程中必须要面对的考验,爱不是无限度给予满足,更不是百般迁就。如何温柔而坚定地拒绝,是每一个父母的必修课。
 
图文转自网络,
若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。
 
海豚湾·心灵寄语
 
父母如何在养育孩子上做到松弛有度?孩子在成长,父母同样需要成长。儿童青少年发展咨询、学习困难、亲子关系、社会交往、情绪管理、焦虑、抑郁、恐惧、强迫、上瘾症等问题,可联系电话18023297971预约咨询。
 

【 上一页:公益护苗计划校企合作招募 】 【 下一页:心理咨询师为何不能给亲友做咨询? 】 【返回

海豚湾心理咨询中心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

“海豚湾”位置 汕头市长平路恒信花园二期3栋701(面对“卜蜂莲花”,在其停车场左侧)

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,到达站点:12,14,19,25,28,49,103路到“新城市广场”站; 15,20,21,31,39,40路到“丰泽庄南”站(长平路)

备案/许可证编号为:粤ICP备17005292号-1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947号 版权所有归汕头市海豚湾心理咨询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