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ss & SiteMap
海豚湾心理咨询论坛 http://www.stlqxl.com/bbs
我明白了,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要做自己,不是因为这样做能带来多少好处,而是因为我永远只能呈现出自己独特的状态,我无法呈现在别人的状态,即使装出来的也是一时的,也装不住的。那我是什么?
有几句被心灵界说烂的话,“我不是我的名字,我不是我的长相,我不是我的财富,我不是……”即使这些是真理,但对于没有悟到的人来说,它们只是几句废话而己,“我是我的名字,我是我的角色,我是我的长相……”这些感受到的真实度,不亚于前面几句真理,为什么会这样呢?差错出在那里?我无法探究到它的源头,我只能截一段思考。在每一个人很小的时候,比如遇到一件事而难过,TA哭了,那周围的反应大概是这几种:“不能哭,要勇敢”“哭了羞羞”“真烦,哭什么哭,再哭我打你”“来,不哭,给你吃糖”……几乎所有的做法,都在告诉我们同样一个东西:哭是不好的,不能哭,被输入这样的观念之后,每个人的遇伤心的事,反应就不一样了:“我不哭,我很勇敢”“我不能哭,我要忍”“我太爱哭,我太懦弱了,我太无用了”……
以上,就是“我”扭曲过程。如果没有人为干扰,我是什么都不是,我只是在体验,遇难过伤心,伤心哭过就好,然后,下一个体验来的时候,全然体验着喜怒哀乐,像一条河流,水在不停的流动。但几乎每个人还是不可避免地被扭曲了:我=爱哭=懦弱,我不哭=勇敢=隐约,本来是流动的状态,被一个个固化标准筐住了,然后,当一些体验不符合以上的这些标准时,我就不能接受,我要修整自己。就像一条河流,当水上漂来一段木头时,把木头=河流,漂来一袋垃圾时,垃圾=河流,当污水进入时,污水=河流,比喻总是不太恰当,但实在语拙,没办法用更明白的语言来说清楚。
从我们开始被扭曲的开始,似乎就没有能力对我与非我进行区分,日积月累,严重的,就形成心理问题。举个极端的例子,一个孩子,因为父母讨厌笨的人,对他表现不佳,相当苛刻,批评打骂,对他偶尔聪明的表现大加赞赏表示喜爱时。此时,孩子的心中,只有“我=聪明”这个标准。不能有其它,当他表现笨时,他会相当痛苦,会想去掩饰,甚至看着别人的笨,也想去消灭掉。他没办法看到,所谓的聪明也好,笨也好,只是一种体验,并且,这个聪明与笨的标准,本来就是局限的。
我不知道,人为什么要受这样的扭曲过程,是上帝造人时就设计好的程序,还是业力所致,还精神分析所说有童年的强迫性重复,不同的理论体系有不同的说法,我已懒得去探究为什么,因为,发生都已经发生的,未能发生的,也不是靠人为努力就一定可以避免的,此刻,要经历什么,并不是我能完全操控的,就让需要经历的一切都来吧,我体验的。
打住打住,要把自己绕晕了。